漫談隨筆: 思考數據背後的意義 - 關於非農新增就業人口數

 


延續上一篇,對於非農新增就業人口數超出預期,媒體與分析師幾乎都是解讀為就業市場依舊火熱、緊張,而因此可能導致薪資通膨風險,使得Fed必須更激進地升息來壓抑就業市場。

坦白說,我一直對這個邏輯脈絡有點疑問。

就業市場需求孔急,很多崗位亟待補上,那新增就業人數多為什麼會是壞事?


討論這個話題時,除了新增就業人口外,最常被引用的另一個指標是JOLTS非農職位空缺數,如下圖。

(資料來源: 財經M平方)

職缺數是目前就業市場上還在求才,等著人去填補的缺口,是「總量」的概念。

而我們所謂的非農,是每月公布的非農"新增"就業人口數,是與上月相比新增加的就業者數量,屬於「差額」的概念。

從邏輯上來說,職缺數上升代表企業雇主開新缺的速度高於就業人口增速,而要讓就業市場趨於平衡(或是Fed說的冷卻),需要的條件就是(1)職缺增速降低,或是(2)就業人口數上升

簡單講就是就業人口增速必須大於職缺增速。

現在在強勢升息與景氣趨緩背景下,企業已經開始減少召募,一些過去擴張過度的如科技業更已經在大力裁員,這樣同時搭配較高的新增就業人口數,不就是能幫助職缺盡快補滿,降低就業市場熱度、也減少薪資通膨可能性的正面現象嗎?


不過很顯然的,主流論調是那樣,市場大眾也就往那個方向去反應了。


說實話,現在這個時代實在不是缺乏資訊,而是資訊過剩。我們隨時把手機拿出來就可以獲得無數的訊息,甚至還有一大堆主動推播的,看都看不完。於是這些報導、po文的標題越來越聳動,以吸引看到的人去點閱;但看的人看多了,最後也就只看標題,連點進去都懶了。

當資訊越來越速食化,久而久之,我們逐漸習於被餵養訊息,到最後就連觀點也被餵養了。媒體報導的評論如何,我們就直接接收變成了自己的觀點,卻連去思考、懷疑的餘裕也失去了。

數據、資料是死的,解讀的人是活的。同一批資料可以講出截然不同的故事,論出大相逕庭的觀點。


有時候真的停下來想一想,會發現我們所接收到的各種社會事件或財經的報導、評論,其實都還有更進一步深思的空間。只有獨立去思考、推敲這些事件背後的邏輯,才能避免落入從眾的境地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